close

  對於出租行車打車軟件的亂象,中消協昨天呼籲進行規範管理,中消協表示,出租車司機詢問乘客目的地後以“車已預約”為由不願提供服務的,應按拒載處理。(10月29日《京華時報》)
  在街頭打不到車是件讓人很煩惱的事,而明明是空車,在停下詢問後卻以“車已預約”為由絕塵而去,則更讓人感到憋屈甚或憤懣。中消協日前表示,這應按拒載處理。聽似很振奮人心,但卻恐難以落地生根。面對出租車“挑肥揀瘦”,不能光打板子,而是要找準“病根子”對症下藥。
  無疑,中消協這一表態極大限度保護了打車人的權益,但卻忽視了出租車的利益。在公交體系日益完善以及私家車蓬勃發展的雙重擠壓下,一些地方出租車的日子並不好過,甚至是慘淡經營。放著到手的生意不做,指責其“挑肥揀瘦”,恐是旁人站著說話不腰疼。開出租絕不是搞慈善,不計報酬,他們以此為營生,不僅要養家糊口,而且還有這樣那樣的費用,應該來說他們也很不容易。按勞取酬是社會基本準則,利益是調整社會關係的總開關。因此,從這個角度講,出租車只要不“宰客”,謀求利益最大化,這本身並沒有錯。
  倒是要反思一下出租車不願跑的原因,並加以破解才是關鍵。中消協也不能強迫出租車去“啃骨頭”,事實上這一規定也很難落實,恐僅是個“紙老虎”,並沒有真正殺傷力。也就是說若不治本,這一現象便難以得到扭轉,還會長期存在下去。放著生意不做、有客不載,筆者認為,不外乎三點:一是短途利薄,二是路況複雜耗時效益低,三是目的地難有“回頭客”。這是根本,不應罔顧,只有讓出租車感到有利可圖,那這一矛盾才能攻自破,問題也就自然不成其問題,且勝過“中消協表態”百倍。
  其實,這一問題凸顯目下出租車計費方式及標準還過於籠統、單一,對一些特殊情況,沒有作出明確的設計與許可,這或許即是出租車拒載的根本原因。中消協也不能完全站在打車人的角度說話、做事,也要站在出租車的角度思考問題。相關部門要調查、梳理出出租車不願跑的常見類型,然後有針對性確定計費方式及標準,原則是能撬動出租車的積極性。如“短途利薄”,可適當提高收費標準;“路況複雜耗時”以及“難有回頭客”,則可採取雙方議價方式……因為出租車收益不僅由里程及耗油量決定,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就是“時間”。
  促進出租車市場健康發展,要多用經濟杠桿調節,少用行政之手干預。出租車及打車者既然是服務的買賣雙方,那就要遵循市場規律,他們的權益應得到同等尊重,而不應厚此薄彼。如果“到菜場買菜,拉了話就得買賣”,恐怕誰都難以接受並嗤之以鼻,這是強買強賣。同理,打車者也不能吃“霸王餐”,也沒有理由讓出租車白忙活,更不能因為“挑肥揀瘦”拒載就將出租車拉去問罪。這值得相關部門深思與反省,萬不可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,失去應有的公平與公正。
  文/崔恆清
  
  (辣味時評,一掃就行!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!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!)  (原標題:出租車“挑肥揀瘦”不能光打板子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f71sfokr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